七月的风裹着南洋的暖意与海盐的清咸,轻轻推开记忆的窗。我回到北海,穿行在银滩的潮汐间、老街的斑驳光影里、侨港的喧嚣炊烟中,与海边的渔船静静对望。这是一次用镜头书写乡愁的旅程,每一帧,都是时光写给故乡的温柔篇章。镜头会老,海风会长存。北海把故事写进每一粒沙、每一片浪、每一盏灯火和每一口鲜甜里。而我,是那个追光的孩子,企图用影像打捞沉没于光阴的乡愁。却终发现,我捞起的每一帧,都是故乡拥抱我的姿态。

南洋风的骑楼长廊下,时光仿佛被按下慢速键。雕花铁栏斑驳着旧日风华,小铺中飘出虾饼的焦香。这里不仅是街,更是一本打开的、浸着海风的地方图志。

一座洁白的女神雕塑展翼立于碧空之下,汉白玉材质在阳光下流转着圣洁的光晕。她羽翼高扬似要凌空而起,裙裾被海风塑出永恒的飘动感,手中的橄榄枝指向无垠的海洋,在蓝天白云间构筑出令人敬畏的圣洁氛围。

巨大的不锈钢球体如明珠般嵌在碧海银沙之间,七位婀娜的仙女手执飘带环绕其周,似在起舞。雕塑通体流线如浪,镜面折射天光云影,白日与碧波相映,夜晚则幻化为璀璨的光影明珠。既是海洋的诗歌,也是现代艺术与传说相遇的浪漫注脚。

夕阳跌落成海天的鎏金裂缝,人们踏浪而行,仿佛走向温暖的港湾,柔软而辽阔。细软的沙粒如银,潮汐轻吻脚踝。夕阳西下,天与海被染成一场温柔的梦。

潮水退时留下镜面般的浅滩,湛蓝的海浪层层叠叠涌来,如同绸缎般起伏涌动。浪尖卷起晶莹的浪花,与天空融为一体。

翡翠色海面上,渔排屋连成街市。渔船归港的清晨,天光初亮,渔船的汽笛惊散海雾。渔民依靠这生存工具,收获海的馈赠,也是写进皱纹里的丰收日记。

现捞的龙虾、扇贝、在网箱中游弋,炉火升起时,蒜蓉蒸蟹的香气漫过海面。这是大海慷慨的馈赠,也是渔民世代相传的智慧。

文字简洁有力,充满昂扬的斗志。整体风格鲜明,传递出追求卓越、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,展现了北海工会队伍的精神风貌。(编辑/苏欣程)
)